QQ:355128452



导航菜单



新闻资讯

改写《郑人买履》

  • 相关推荐

《蓝风筝》观后感

  《蓝风筝》是由田壮壮执导,吕丽萍、濮存昕、李雪健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至1967年的历次政治运动。为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蓝风筝》观后感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蓝风筝》观后感

  看完了《蓝风筝》,出了一身冷汗。觉得这部片子是比恐怖片更恐怖的。恐怖片知道那些鬼啊神的都是假的,而《蓝风筝》锁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时代,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这种人折磨人的行为更让我们发指,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在那个年代,说不定下一个被批,被折磨致死的就是你!

  故事描述的是从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到1966年文革爆发,北京一个小胡同的一个普通四合院里的一户人家的生死沉浮。在惨烈的一个故事里,却用一个小孩子平稳的,淡定的口气缓缓讲出,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戏。这种强烈的对比一下子激发了我浓浓的同情之情和对那段历史的恐惧。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使铁头的父母林少龙和陈树娟的婚礼推迟了10天开始,一场又一场的悲剧拉开了序幕。幸福的日子从铁头出生后几年就戛然而止,父亲林少龙被打成右派,去改造的时候死去,李叔叔当了新爸爸后没多久也病发身亡。树生的女友朱英因为不愿陪领导跳舞,就被打为反动分子,关入监牢。母亲陈树娟在李叔叔死后又嫁了一个老干部,好日子还没过几天,文革开始,吴雷生被迫害致死,母亲也被抓走了。一个又一个灾难在小小的铁生眼前展开,直到带走他的母亲。那种一点点的蚕食,一点点的折磨在铁头的心灵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看完了觉得这故事挺玄妙的。《蓝风筝》整个故事有种宿命的感觉,体现在它整个故事的线索很多很杂。

  首先是铁头的风筝。片名既为蓝风筝,风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风筝第一次出现,是四合院中的孩子卫军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去够一只挂在树杈上的风筝。铁头的生父下班回来说:“别够了,我再给你们糊个新的。”于是铁头的手里就有了一只漂亮的长尾巴风筝。最后一个风筝是铁生带着继父的亲孙女在外面放风筝,妞妞的父亲把风筝挂在了树上,铁头安慰妞妞说:“没事儿,窝再给你糊一个。”可是最后,铁头没能在糊起一个风筝,在母亲被抓走以后,他躺在地上,看着树上千疮百孔的风筝一直飘荡飘荡,默默无语。豆瓣上有人说风筝代表的是脆弱的生命,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风筝是爱。铁头有父亲的时候,父亲会给他糊风筝,他手里能握住自己的幸福。但是在一次次风筝挂在树上,铁头拿不下来代表他无力守护自己的幸福,只能看着一个又一个亲人,一次又一次的幸福离他而去。

  其次是陶马彩和礼单。陶马彩的头在结婚仪式唱歌的时候突然掉下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预示了后面的悲剧,不管林少龙怎么用心去补,最终的结果,陶马彩的头还是掉了下来。而当树娟在讲礼单上的人名全逝去且李叔叔也因营养不良去世的时候,免不了觉得有点宿命的感觉。似乎这是冥冥之中都安排好了的,无法排斥与抗拒。

  第三个是铁头的灯笼和老头乐。灯笼象征喜庆,同样的在年三十的时候灯笼被烧了,这是一个预兆。而老头乐是铁头的乐子,李叔叔答应帮铁头买老头乐,可是最后也没能实现。导演似乎很乐衷于用那些有些神乎的预兆来表现悲剧,我觉得其根本还是想表现对这场浩劫的无奈,不甘的屈服和愤怒。

  还有的是外婆家的桌子。外婆家的桌子似乎承载了片中的人物。从开片树娟结婚全家人坐在桌子边到小舅舅去劳动,林少龙逝去,朱英被拖去坐牢,李叔叔也死了等等,最后一个又一个的离开这张桌子,离开这个家。

  最后是那首儿歌。“乌鸦乌鸦在树上,乌鸦真能飞,乌鸦老了不能飞,围着小鸟叫,小鸟每天打食回,打食回来先喂母,自己不吃忍耐着,母亲曾经喂过我”……这首歌在片中一共出现四次,每一次都见证了铁头的成长,从咿呀学语的毛头小娃长成一个青少年,但是这首歌也暗示了铁头的母亲,最后铁头躺在地上抬眼看到晃悠悠的蓝风筝,平静的说出继父死了,母亲被送去改造,响起了小孩子的咿呀的乌鸦歌,和片中的主题融为一体,除了感叹就是悲凉。

  《蓝风筝》除了大量的线索,很多对比与讽刺也是片中的亮点。

  房东蓝太太是个老实的好人。为了整风运动,很自觉的合并了铺子,减了租金,整风的人员左右称赞她,但是就是不把地主的帽子给她摘下。为了小儿子回来,蓝太太一点一点的省下面蒸馒头,最后被一锅端走,还得到了讽刺的一句:你放心,烂了我们也不会吃,就是要教育别人。何等讽刺!那个年代的一些人已经分不清道德的标准,他们没有了人性没有了道德的约束,真正的禽兽不如。不仅是蓝太太,铁头的生父就因为上了一下洗手间而被打为右派,这又是何等荒唐!反复看了几遍,觉得片中最大的荒唐对比可以说是结婚的那段。结婚的时候先拜的是毛主席,可是毛主席貌似却没能给他们这个面子去保护这家人的虔诚。一个又一个人被无辜的带走,被残忍的折磨,甚至铁头的父亲要靠紧紧拥抱铁头去获得生存下去的信念。再来,结婚上大家高唱的歌词是说社会主义多么美好,人民生活多么幸福,可是在片中,一切都是悲剧,这让人不忍心再面对,不忍心不去同情和反思这场浩劫带给人们的到底是什么!

  影片讲述的年代跨度不长,却让人看完从心底里感到恐惧与寒冷。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真相并不是真的,那么我们究竟被蒙蔽了多少?还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还有多少历史是被权贵所掩盖的?《蓝风筝》中最后铁头那纯净却哀伤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记,我想,那是一个孩子对上天的发问,对命运的发问,一个孩子心底最深的话语。

【《蓝风筝》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空,很蓝02-21

天空很蓝作文02-21

蓝蝴蝶作文11-17

蓝玫瑰的作文01-16

如果天空很蓝07-29

蓝玫瑰作文02-29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范文_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作文04-10

天空那么蓝作文07-25

(精)蓝蝴蝶作文01-15

  • 🌵小妈你叫的好好听🌵植树节活动作文【热门】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树节活动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2025-07-05
  • 🌵怎么能彻底戒掉网赌🌵我的大学读书笔记8篇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本书通过描写饱尝人间辛酸的阿辽什卡,抱着进大学读书的梦想来到喀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大学读书笔记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三部曲第三部——《

    2025-07-05
  • 🌵什么叫两庄一闲打法🌵我家的鹦鹉四年级状物作文

    四年级状物作文400字篇一:我家的鹦鹉 我家养了两只鹦鹉,一只是虎皮鹦鹉,另一只是牡丹鹦鹉。 它们都十分可爱。我最喜欢牡丹鹦鹉,因为它身上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色彩斑斓有黄的、红的、橘的,深绿色的,美丽极了。而虎皮鹦鹉身上有像老虎一样的斑纹,它的

    2025-07-05
  • 🌵麻将认牌图解🌵瘦西湖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非常欢迎到瘦西湖参观游览。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河。有文献可翔实稽考为《宋书》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起风亭、吹台、琴室、月观,果竹繁茂,花药成行。这是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其规模最盛时期为清乾隆年间。由于康熙、

    2025-07-05
  • 🍉庄闲稳赢的十种方法🍉描写父亲节的现代诗歌(精选32首)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父亲节的现代诗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父亲节的现代诗歌 1  《父亲》  父亲  您是我前进的动力  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您虽如此的平凡  但您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父亲是条河,流转着岁月,诉说人世的沧桑  父亲是片海,擎起了太阳,放飞天空的`翅膀  父亲是座山,坚韧起脊梁,挺拔大地的芬

    2025-07-05
  • 🌈一位职业赌者的平注法🌈名家经典抒情散文(集合)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家经典抒情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

    2025-07-05
  • 🍉庄闲稳赢的十种方法🍉井底之蛙寓言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寓言故事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寓言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井底之蛙寓言故事,希望对

    2025-07-05
  • 🌈庄闲稳赢的十种方法🌈中国中学生必读名著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中学生必读名著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中国中学生必读名著读后感1四大

    2025-07-05
  • 🌵个人网赌一般怎么处理🌵小学生春节的日记(通用30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春节的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春节的日记 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大最传统的节日。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买年货、包汤圆,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在店里很忙,因此今年贴春联我成了妈妈的小帮手。妈妈打扫干净大门后,我们就准备贴春联了。首先把双面胶和春联准备

    2025-07-05
  • 🍉怎么能彻底戒掉网赌🍉迟子建经典散文

    俗话说文如其人。迟子建的文字如同她的人一样好看,不是那种江南小女子粉妆玉琢的美,而是东北女子特有的大气疏朗的那么好看。她的文风中也少有小女子哀哀切切的忧愁。在有人提出文学之死以及文学是垃圾的命题时,她却不以为然。 在她的笔下,文字是良药,在

    2025-07-05